开云平台官网
2024-06-21 16:36:14

赓续红色血脉 续写时代华章——兰州市推进新时代英烈红色文化传承发展

分享到:

  近年来,兰州市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文化宣传“阵地”的功能作用,开展兰州战役研究、讲好红色故事等一系列工作,推进新时代英烈红色文化传承发展。

  以英烈精神为引领,拓展红色传承“深度”。以兰州战役英烈人物为主线,我们开启“挖掘红色底蕴、讲好英烈故事、创作英烈作品”三个常态化工作模式。一是资源整合,完善英烈史料。整理兰州市辖区内烈士陵园安葬的烈士事迹,出版《兰州战役英烈名录》《兰州战役战史图集》等书籍,以详实的史料和真实的图片展示兰州战役的始末。拍摄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专题纪录片《老兵回忆录》,在“学习强国”平台播放,点击量超过100万余次。反映兰州军民抗击敌军的《兰州空战》和五集文献纪录片《决战兰州》在央视频道播出,获得全国纪录片最高奖。开通“红色公交线路”,串联“满城遗址、烈士陵园、兰州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文化游专线。二是融媒联宣,讲好红色故事。开设“红色故事会”专栏,以兰州战役中牺牲的王学礼、李锡贵等英雄人物事迹为蓝本拍摄的8集系列宣传片在全市展播,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活动连续4年在央视直播。特别是“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祭奠活动,央视直播年均时长达30分钟以上,中央及省市多家媒体转载报道。创新开展“我给烈士写封信”活动,在烈士墓区设置“时空信箱”,让前来祭扫的群众留下寄语,跨时空传递哀思,让更多人不忘来时之路,珍惜当下。三是活动牵引,传承英烈精神。连续十年高标准承办“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隆重举办兰州公安牺牲烈士警号重启仪式,烈士儿子光荣加入警队,重新佩戴英雄父亲警号。持续开展缅怀“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让无名烈士不再孤单”、散葬烈士集中安葬、“826”兰州解放纪念日主题活动、“千人千校老兵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应。推出网上预约、短信提示、园区免费接送等多项便民服务。在全市中小学校招募“小小讲解员”,录制“童声颂党恩纪念塔下的红色故事”音频等活动,让红色成为“金城”兰州的鲜亮底色。

  以抚慰英灵为中心,彰显尊崇关爱“温度”。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彰显尊崇才能让更多人记住英雄。一是为烈士“安葬”,使功勋英魂不再漂泊。2019年以来,先后举行了“四川木里森林火灾救火英雄”王佛军烈士、“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骨灰安葬仪式;集中安葬9名兰州籍参战烈士和235位散葬烈士骨灰,让英灵入土为安、魂归故里。二是为烈士“认亲”,让无名烈士不再孤单。联合市委组织部等多部门共同发起“让无名烈士不再孤单”认亲活动,200多个党组织认领了474名无名烈士,在清明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有组织地开展擦拭墓碑、敬献鲜花、留言寄语,寄托哀思,缅怀先烈。三是为烈士“寻亲”,让烈士家属不再遗憾。收集梳理无名烈士和长期无亲人祭扫的烈士信息600余条,联动中华英烈网、全国多家烈士陵园、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建立“为烈士寻亲”联盟,在今日头条开设“为烈士寻亲”活动专栏,常态化开展为烈士寻亲公益活动,成功为50位烈士寻找到亲属。四是让烈士“安心”,将温暖带给烈士家属。注重烈属精神关怀和情感抚慰,开展烈属思想解惑、生活解困活动,定期走访慰问烈属,动员社会力量送温暖献爱心,邀请烈属代表参加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活动,有效提升烈属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以设施保护为重点,提升褒扬纪念“高度”。着眼“工作机制、基础建设、依法管护”同步推进,烈士纪念设施管理质效进一步提升。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出台《兰州市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实施细则》《兰州市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将烈士纪念设施管护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内容,明确烈士纪念设施管理责任主体、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二是加强基础建设。争取国家和省级烈士纪念设施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用于烈士纪念设施基础整治维修。对兰州市烈士陵园进行提质改造,维修了200余座烈士墓及墓区道路、新建“英魂苑”,完成综合服务厅扩建等项目。完成了1731座烈士墓、16座纪念碑(亭)、3座骨灰堂、2座纪念馆以及11座其他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和数据信息采集,实现了全市烈士纪念设施管理数字化。三是坚持依法管护。做好依法保护烈士宣传工作,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利用户外大型电子广告屏、出租车移动广告牌,连续滚动播放普法宣传标语,向来园群众发放宣传图册,在公交地铁张贴英烈宣传海报;同时走进学校、社区、公园等市民聚集场所设立普法宣传角,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普法宣传。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良好社会风尚日益浓厚。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

上一篇:电子看板系统自动化设备公司的生产管理法宝
下一篇:第二轮通知 2024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